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陕北地区的红军主力部队进行了改编,组建成了八路军。王震被任命为120师359旅的副旅长。部队改编完成后,随即开赴抗日前线,投身保卫祖国的战斗。为了确保陕甘宁边区的安全,时任359旅旅长的陈伯钧率领该旅第716团以及师特务营、工兵营、炮兵营、辎重营等兵力,留守后方,纳入八路军留守兵团的建制中。
王震率领359旅剩余部队迅速转战山西前线,展开对日军的激烈作战。仅用数个月时间,便从日伪军手中夺回了包括宁武在内的七座县城,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。随后,王震晋升为359旅旅长兼政治委员,带领部队在晋察冀地区展开战斗,依托恒山,创建了稳固的雁北抗日根据地。
1939年春夏之交,王震指挥部队接连取得胜利。在上下细腰涧一役中,尽管形势不利,仍成功反击并歼灭了500多名日军,有力地鼓舞了八路军的士气。359旅因此获得八路军总部授予的“百战百胜铁军”荣誉称号。此时,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,蒋介石将战略重心转向对陕甘宁边区的严密封锁。
展开剩余80%蒋介石调集50万大军,从府谷、横山向北,横跨宁夏、甘肃,南抵泾水,东至黄河,沿千余里长线布设五道封锁线,修筑了9200多个碉堡,形成层层防御,将陕甘宁边区严密围堵。他还声称不允许“一斤棉花、一粒粮食、一尺布”进入边区。为了保障边区安全,毛主席决定将王震的359旅调回陕北。
陕北黄土高原土地贫瘠,百姓生活困苦,物资本就匮乏,再加上日军和胡宗南部队的封锁,使得形势更加严峻。为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,毛主席发起大生产运动。在动员大会上,他深情地说道:“如今,我们陕甘宁边区的党政军民都面临经济困境,吃不饱,穿不暖,生活用品极度缺乏,大家亲身经历了喝小米稀饭、盐水泡野菜的艰苦日子,这样的生活已难以为继。”
稍作停顿后,毛主席坚定地表示:“解决困难,必须全边区各行各业携手努力,积极投入农业生产,只有这样,才能克服经济难关。我们只有衣食丰足,人人面色红润,兵力充足,才能最终击败日本帝国主义。”随即,陕甘宁边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热潮,王震的359旅奉命奔赴南泥湾开荒种地。
王震和359旅调走后,边区和毛主席的安全由谁来守护?毛主席询问身边工作人员:“带8000人参加八路军的高四爷现在在哪里?我觉得他很合适。”那么,这位被称为高四爷的人到底是谁?毛主席为何如此看重他?
高四爷本名高士一,河北任丘人,生于1894年。他的父亲高隆基是一位成功的商人,拥有大量田产,家境富裕,使得高家成为任丘地区赫赫有名的大地主。高隆基有四个儿子,高士一排行第四。得益于家庭优越的条件,高士一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思想进步。他与普通地主子弟不同,待人和善,精通中医,常为贫苦乡亲免费治病,因而在乡里享有盛誉,人们尊称他为“高四爷”。
高士一因威望卓著,被推举为河务委员,负责治理大清河和子牙河的水患。当时国民党官员普遍腐败,高士一对此厌恶至极,遂辞去官职。1931年“九一八事变”爆发,东北三省迅速沦陷。其子高万德在师范学校就读期间,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,因而被学校开除。高士一不仅未责怪儿子,反而鼓励他坚持抗日斗争。
随后,高万德加入老红军孟庆山领导的游击队,担任第14支队支队长,粮食和军费均由高士一提供。抗战爆发后,河北迅速沦陷,国民党军屡战屡败,高士一对蒋介石失望至极。为了反抗日寇的残暴,他倾尽家财组建抗日队伍。
由于高士一在冀中地区声望极高,吸引了大批热血青年加入。半年间,队伍迅速壮大至3000余人。日军多次以高官厚禄诱降他领导的部队,但均被坚决拒绝。日军甚至抓捕其家人,企图胁迫他就范,但高士一毫不动摇。日军残忍杀害其家人,此举反而坚定了他抗战到底的决心。随后,他率部加入吕正操领导的河北人民军,被任命为第五路军总指挥。
当时河北地区民间抗日武装众多,高士一凭借威望,陆续收编了霸县黄久征部、永清魏大光部等十余支队伍。至1938年底,第五路军已发展到8000余人。两个月后,贺龙率部抵达冀中,对高士一的爱国精神深表敬佩。为联合冀中地区士绅抗日,贺龙将高士一部队与715团合编为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一旅,任命高士一为旅长,715团团长王尚荣为副旅长。
王尚荣是长征中历练的老红军,八路军成立初期即担任715团团长。贺龙让这样资深的红军将领做高士一副手,使高士一深感信任和鼓舞。随后,高士一率部跟随贺龙在冀中和晋西北地区与日伪军展开激烈战斗,屡建战功。毛主席听闻其事迹后,十分欣赏,还亲自赠送了一张自己的照片给他。
不久之后,原本守卫陕甘宁边区的359旅奉命前往南泥湾开荒垦荒。王震调走后,边区和毛主席的安全该由谁守护?虽然八路军中有不少勇将,毛主席却亲自点名高士一率领独立第一旅接替359旅的防务任务,这无疑是对高士一的极大信任和重用。高士一到达延安后,多次受到毛主席、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。
毛主席高度赞扬他从一个开明的士绅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,称赞他在毁家纾难、组建抗日武装,以及在冀中和晋西北战斗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。抗战胜利后,高士一继续参加解放战争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曾任西北财经委员会副秘书长,后调入北京,出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。1968年,高士一病逝,享年74岁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官网最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