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简介:崔迎春,济宁市审计服务中心审计师。在“2024 金融行业大模型挑战赛”中荣获全国亚军、第三届全国琶洲算法大赛获得第八名、2023年山东省大数据审计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,被授予“山东省技术能手”“山东省大数据审计技术能手”等荣誉称号。
推荐单位:济宁市工人文化宫
程序代码在服务器中高速流转,智能算法自动筛查着海量数据,原本需要十几人团队耗时一周的审计工作,如今只需两小时就能完成风险预警—这是济宁市审计服务中心审计师崔迎春的日常工作场景。这个学土木工程出身的 “审计门外汉”,用六年时间完成了从建筑框架搭建者到智能审计架构师的蜕变,成为同事口中 “既懂工程造价,又会大数据分析的宝贝疙瘩”。
2019年8月,崔迎春踏入审计领域时,面对的是一摞摞陌生的账本和完全看不懂的专业术语。“就像从盖房子突然转行修芯片。”他笑着比喻。但这位“跨界者”并未退缩,反而将挑战视为机遇。崔迎春很快发现,在审计政府投资项目时,自己多年的土木工程经验让他能像读 X 光片般看透工程造价数据,而这种结构化思维恰好与审计的严谨规范形成奇妙共振。为了弥补专业短板,他三年考取国家一级造价工程师、一级建造师、审计师及计算机审计中级资格四项证书,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“清单计价规范与审计准则对照表”,硬是把两个领域的知识图谱编织成一张网。
当大数据浪潮席卷审计行业,崔迎春率先嗅到变革气息。2023年山东省大数据审计技能竞赛现场,他凭借扎实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和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,表现突出,最终斩获一等奖,被授予“山东省技术能手”“山东省大数据审计技术能手”等荣誉称号。这场胜利让他确信:“未来审计,人机协同才是核心竞争力。”
真正的挑战始于2024年3月。作为局大数据分析团队技术攻关组牵头人,崔迎春要攻克的难题堪称审计界的“通用翻译器”—让非技术背景的审计人员能用自然语言与复杂数据交互。这个大模型就像一个“聪明却任性的学生”,时常一本正经地编造数据,输出格式更是与审计报告的严谨要求相去甚远。为“驯服”这个“学生”,他带领团队在会议室搭起临时实验室,把知网论文和行业报告嚼碎了做成训练样本,三个月整理出 500 多页的学习手册。
那段时间,服务器指示灯成了办公室的晨昏表。他们给模型设置 “错题本”,把每次输出错误按 “事实错误”“格式混乱”“逻辑偏差”分类标注,再针对性调整参数。当语句准确率从 60% 磕磕绊绊爬到 85% 时,崔迎春突然让团队暂停优化:“审计容不得 1% 的误差,但机器总会有局限,关键是让人守住最后的防线。”这种清醒的认知,让他们的技术方案在第三届全国琶洲算法大赛中脱颖而出,最终斩获第八名并开源推广。
其实早在钻研大模型之前,崔迎春已经在数据标准化领域完成漂亮突围。从事工程造价审计时,他发现全市八类投资项目的数据格式五花八门,就像用不同方言记录的账目。他带着团队跑遍 11个区县住建局,把散落在 Excel 表、PDF 文件里的信息提炼成标准化字段,制定出统一的数据标准表。在此基础上开发的 20 多个分析模型,不仅能实现工程计价表格的批量化、自动化采集,还极大地提升了审计效率和精准度。这项新成果—《共享应用全市工程数据,赋能政府投资精准审计》入选 2024 年山东省大数据创新应用典型案例,并在全省推广。
如今,崔迎春的团队正实现着更深刻的“技术平权”。过去只有编程专家能完成的复杂筛查,现在任何审计员只需输入一句白话:“找出凌晨1点到4点播放农村公益电影的记录”,AI智能体就能立刻生成疑点清单。这种变革让审计团队释放出惊人生产力,而他仍保持着持续钻研技术前沿的习惯,在“2024金融行业大模型挑战赛”中,崔迎春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,从全国1337名选手中脱颖而出,以线上成绩第一名、总成绩第二名的优异表现斩获全国亚军。荣誉的背后,是他在决赛前夜仍在优化的智能体自主规划算法。
服务器机房的冷风吹过机柜,崔迎春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模型训练曲线,突然想起六年前刚入职时,老审计员教他的第一句话:“审计是国家财产的看门人。”现在,他给这句话加了个注释:“AI 可以成为最敏锐的眼睛,但守门人的初心和判断力,永远不能被算法替代。”这个与智能体并肩作战的审计先锋,正用代码和数据,在数字时代筑起一道更精密的防线。(徐艳)
股票配资官网最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